【拳击】海南拳击队11年磨一剑 终于打出冠军霸气
发布时间:2016-02-24 16:27:44 来源:海口晚报 点击:1262
海南爱动体育讯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而海南拳击队为了这枚全运会金牌用了整整11年。参加三次全运会,从铜牌变成金牌,岁月见证了海南拳击队的成长。
注重培养冠军意识
海南拳击队主教练张轲说:“经历过前两次全运会,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实战能力弱,关键比赛打不出霸气,因此,从这个全运周期开始我们就制订了新的训练计划,要多走出去与高手一起练,一起比赛来提高实践能力。”
三年多来,海南拳击队每年有九个月在外面奔波,贵州清镇国家拳击训练基地和上海国家拳击训练基地成了他们另外的家,只有冬训时才回到海口的家。
张轲说:“贵州基地接待着众多高手,邹市明就是从这里走向奥运会冠军的,他的教练、国家队总教练张传良常年在这里指导,而且陪练的对手也很多。我们在那里与对手多打比赛,从频繁的比赛中总结提高。从这次全运会看,麦清贤、游伦海进步很大,最明显的是实战能力的提高,以及心理上的成熟。”
海南选手另一个明显变化来自气质上的质变。张轲说:“海南是体育小省,也许是积弱太久,海南选手在关键比赛中老打不出霸气。因此,省体校校长康闽利一直在给队员们灌输‘冠军意识’,要求队员把这种思想‘融在血液中,刻在脑子里’。从这次比赛看,队员们做到了。”
科学训练注重细节
出征全运会前,海南拳击队在五指山封闭集训了40多天。这一个多月里主要是让队员放松调整,减少高强度比赛对抗,避免大赛前出现伤病。
张轲说:“上届全运会麦清贤首轮就因伤爆冷出局,其他选手也都出现了伤病以及临战疲劳状况。吸取教训,我们这次特别安排了40多天的五指山封闭集训,让队员在大赛前适度放松神经,减少高强度对抗,让队员以最好的状态出征全运会。这次全运会,科学训练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训练生活细节方面,张轲说:“要时刻留意队员的眼神表情,以及肢体语言,还制订适当的训练计划,否则很容易出现伤病,另外,比赛期间我们吃的肉类、疏菜和水都经过国家体育总有关部门的检测合格后才能食用,队医时刻盯着,不出现任何差错。”2011年,国家拳击队首次来海南冬训后就爱上了这里,北京奥运会冠军邹市明在第二年的伦敦奥运会成功卫冕,也坚定国家队把海南纳入长期冬训地的计划中。国家队来海南备战,主要针对今年9月揭幕的仁川亚运会。
(来源:海口晚报 甘雁鸿)